硅氧、硅碳负极两者的区别和碳、氧元素检测

2025-05-30
硅基负极材料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主要包括硅(Si)负极、硅氧(SiOₓ)负极、硅碳(Si/C)复合负极三类。它们在结构、性能和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详细对比:
图片

一、组成方面的区别

硅氧(SiOₓ)负极

它的主要成分是硅和氧化硅(SiOx)。氧化硅在结构上与硅有所不同,它是一种过渡态的化合物。例如,SiOx中的x值不同,其结构和性能也会有所差异。当x值较小时,氧化硅更接近硅的结构;而当x值较大时,其结构会更偏向于二氧化硅(SiO₂)。

图片

1、特点

  • 化学组成:SiOₓ(x≈1,非化学计量比),由Si和SiO₂无序混合形成。

  • 比容量适中(~1500-1800 mAh/g),低于纯硅但高于石墨。

  • 体积膨胀较小(~160-200%),循环稳定性优于纯硅。

  • 首次效率低(~65-80%),因SiO₂不可逆反应生成Li₂O和Li₄SiO₄。

2、优势

  • 平衡了容量和稳定性,是目前商业化主流选择(如特斯拉4680电池)。

  • 可通过预锂化(如添加Li₂SiOx)改善首次效率。

3、劣势

  • 能量密度低于纯硅,需与石墨复合使用(如SiOₓ/C)。

  • 制备工艺复杂(通常采用气相沉积法),成本较高。

硅碳(Si/C)负极

主要由硅和碳组成。硅通常以纳米硅颗粒的形式存在,碳可以是石墨、无定形碳等多种形式。例如,纳米硅颗粒可以被包覆在碳层中,这种结构可以利用碳的高导电性和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来弥补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

图片

1、特点

  • 结构设计:硅颗粒(纳米级)分散在碳基质中(石墨、硬碳、软碳等)。

  • 比容量:取决于硅含量(如5%硅掺杂时~450-500 mAh/g,30%硅时~1000 mAh/g)。

  • 体积膨胀缓解:碳基质缓冲硅的膨胀,提升循环寿命。


2、优势

  • 工艺成熟(机械混合、包覆等),成本相对较低。

  • 导电性好,循环性能优于纯硅(可达500次以上)。

  • 可灵活调整硅/碳比例,适配不同需求。


3、劣势

  • 能量密度受碳材料限制,高硅含量仍面临膨胀问题。

  • 界面稳定性要求高(如SEI膜调控)。


二、生产工艺方面区别

硅碳负极

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首先需要制备纳米硅颗粒,这通常需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球磨等方法。然后将纳米硅颗粒与碳源进行混合,通过高温碳化等工艺使碳包覆在硅颗粒表面。例如,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温度、气体流量等参数,以保证纳米硅颗粒的质量和碳包覆的均匀性。

硅氧负极

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化学方法直接合成SiOx。例如,采用硅源和氧源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就可以得到不同氧化程度的SiOx。不过,为了提高硅氧负极的性能,也需要对其进行后续的处理,如碳包覆等,以改善其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

图片

三、碳、氧含量对硅氧负极材料的影响

1、碳含量

碳在硅氧负极材料中主要起到导电和结构稳定的作用。通过碳包覆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并缓解硅的体积膨胀。碳含量的检测对于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至关重要,碳含量过高会降低材料的整体比容量,而过低则会影响导电性。

2、氧含量

氧含量的检测对于评估硅氧负极材料的性能非常重要。氧可能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如SiO₂),适量的氧可以形成稳定的SEI膜,但过高的氧含量会导致锂离子的不可逆消耗,降低电池的首次库仑效率。

前使用高频红外碳硫仪测试碳元素的含量,使用氧氮氢分析仪测试氧含量是行业内的主流方法。本文采用高频红外碳硫仪,氧氮氢分析仪检测,对某锂电企业的一组硅氧负极材料样品进行碳,氧、氮元素分析,测试结果准确、稳定性高,仪器操作便捷,完全可以胜任于该客户负极材料中碳含量,氧含量检测与分析。
图片
图片

1

仪器参数设置

表1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工作参数

图片

表2 氧氮氢分析仪工作参数

图片

2

实验数据

2.1 碳含量测试数据


1 负极材料中碳含量测定结果(%)


图片

2.2 氧含量测试数据


2 负极材料中氧含量测定结果(%)

图片

四、总结

由以上可知,标样和样品中碳、氧元素测试结果、标准偏差与实际数据对比:测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数据稳定性极好。因此,采用本方案在试验方法、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上,均能很好地满足该能源材料企业在正负极材料中的碳、氧元素同时检测的日常检测需求。通过精确检测这些元素的含量,可以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如对下图所列分析仪器感兴趣可联系:18613185796(微信同号)

图片

仪器耗材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陶瓷坩埚(碳硫仪专用)若干;电子分析天平(精确到0.0001g);工业纯氮气(动力气)、氧气(99.5 %);钨助熔剂和碳硫标样;吸水剂(高氯酸镁)和二氧化碳吸收剂(碱石灰)。

氧氮氢分析仪:石墨坩埚、高氯酸镁、二氧化碳吸收剂、碱石灰等


分享